文章圖片
文章圖片
文/黃海峰
1月20日 , “2021華為手機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”圓滿閉幕 。 我們注意到 , 除了多個圍棋高手的精彩對決 , 華為與圍甲聯賽的合作也備受關注:雙方攜手4個春秋 , 相互成就 。
一方面 , 華為用擅長的科技產品和創新活動 , 為圍棋注入科技內涵 , 讓圍棋運動被更多消費者看到 , 進而了解、參與、喜歡圍棋 。
另一方面 , 華為在面臨挑戰的情況下 , 發揮圍棋精髓 , 找到破局之道——發力全場景智慧生態 。 在賦能圍甲的過程中 , 華為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, 感受到華為品牌的溫度與內涵 。 我們為何要這么說呢?
【華為|4年牽手,相互成就:華為助圍棋運動“質變”】華為成就圍甲:四年風雨同行 , 帶來三大質變
2021年的圍甲聯賽 , 呈現出許多精彩的對局 。 在16支隊伍 , 近90名選手的精彩角逐中 , 既有第二輪中 , 柯潔與樸廷桓的對弈 , 也有第三輪姜東潤與時越的對局 。
在經歷一場場廝殺后 , 蘇泊爾杭州隊奪得團體冠軍 , 柯潔榮膺最佳主將 , 金禹丞拿下最佳新人 , 謝科獲得最有價值棋手獎 。
除此之外 , 我們還注意到華為與圍甲攜手同行的4年 , 通過智慧科技 , 給傳統圍棋帶來三大質變 。
第一 , 規模的質變 , 讓圍棋參與者數量不斷增長 。
2018年 , 華為與圍甲首次邂逅 , 雙方開啟“線下圍棋活動”的磨合探索 , 引入AI對弈 , 首次將科技注入到圍棋這一傳統文化中 。 2019年 , 華為將“AI對弈”引入到圍甲選手的日常訓練中 , 在全國八大城市舉辦9場“國家圍棋隊全國行”活動 。
2020年 , 華為在線上 , 借助野狐圍棋及騰訊少兒圍棋平臺發起線上圍棋比賽;在線下 , 華為在11個城市的華為旗艦店和體驗店發起“圍棋趣味挑戰賽” , 活動參與人數近1.7萬人 , 影響超過86萬圍棋人群 。
2021年 , 華為通過多年量的積累 , 迎來數量上的質變 。 華為通過線上弈客圍棋平臺“天梯排位賽” , 線下12城的華為旗艦店和體驗店舉辦的12場“大咖攻擂賽” , 構建起豐富的“華為圍棋挑戰賽”體系 , 持續挖掘培養圍棋人才 。
談及2021年賦能 , 華為浙江終端業務部部長藍榮介紹 , “華為圍棋挑戰賽”吸引了近20萬人參與 , 比賽對局超過1500萬次 , 規模相比2020年提升10倍以上 。 “華為圍棋挑戰賽”已成為廣受棋迷歡迎的活動 。
第二 , 體驗的質變 , 讓圍棋更具科技感 。
如今的體育運動 , 越來越受到科技的影響 。 華為則通過引入AI等方式 , 讓圍棋運動也增添科技感 。 比如 , 華為旗艦手機P40的AI芯片與機械臂結合構建的對弈系統 , 為圍棋愛好者帶來形象的訓練對象 。
我們還注意到 , 2021年華為借助鴻蒙系統構建的全場景智慧生活 , 為圍棋賦予更智慧的體驗 。 比如 , 圍棋愛好者用華為MatePad打譜 , 可以一碰傳至智慧屏 , 讓眾人觀戰;棋迷可通過跨場景多設備流轉觀賽 , 一睹頂級選手的對弈 , 讓觀棋進入“科技圍棋”時代 。
第三 , 印象的質變 , 讓圍棋變得更親民 。
正如智能手機的出現 , 顛覆了人們對通信的印象;自動駕駛的出現 , 顛覆了人們對汽車的印象;“黑燈工廠”的出現 , 顛覆了人們對工業的印象 , 華為在圍棋領域引入科技元素 , 讓人們對圍棋這項運動的印象 , 從神秘到親民 。
- |過年送禮新選擇:華為P50寶盒打造質感超群的藝術單品
- 華為|美芯片再傳新消息,結果越來越明朗,華為任正非果然有遠見
- 芯片|關于麒麟芯片,華為終于作出了決定,這意味著火力全開了
- 華為|昨夜今晨發生了什么? |YiMagazine
- 華為鴻蒙系統|鴻蒙系統有點慘,網上吹的神乎其神,就是沒有任何一家國產手機公司使用
- 華為|華為投資公司新機——鼎橋Mate40曝光,搭載天璣1000+!
- 華為榮耀|脫離華為、發力Vlog、劍指高端,2021年榮耀手機回顧盤點
- 徠卡|被駁回?華為轉型路上的“絆腳石”,居然是商標
- 華為榮耀|2022年手機如何選擇?精心推薦這4款,從外觀到配置皆能讓你滿足
- 華為|僅4999元,256GB+105萬跑分+2K屏+哈蘇三攝,體驗不輸華為P50